兔w子w传w媒w入口免费不卡_大象伊甸区三三三区区区区 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网站

【谭山记忆】老行政办公楼

老行政办公楼矗立在谭山包西侧的臂梁上。说是臂梁,是因为圆形的谭山包西面延伸出一小臂,连接的是相对平阔的山梁,东西皆为凹陷的洼地。就在这平阔的山梁上,建筑了一座“凹”字形的青砖红瓦两层小楼。这楼尖顶,20世纪50年代建筑风格,是老信阳高中的遗产。与这座楼配套,南面坐落一栋两边带有耳房的尖顶会议室,北边毗邻一排东西向的砖瓦平房。这大概也是老信高房舍的功能设置。老信高的建筑,基本上都分布在东西中北平坦的高地和洼地上,统一青砖红瓦风格,有办公用的,也有教室、礼堂、宿舍、食堂等。

信阳师院搬迁到老信高后,没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,这片旧房舍就是唯一的办学资源。“凹”字形小楼就成为信阳师院的行政办公楼,学校的党政部门大都在这个小楼上,毫无疑问是学校的中枢。

初次进入这个神秘小楼的我,还是个学生。我当时是校学生会干部,经常为校团委、党委宣传部、甚至校办做些事,就有机会出入小楼。我原来行动的轨迹基本上都是宿舍、教室、食堂,最多到中文系办公室,从来不敢到这个小楼上来,所以,觉得神秘,不知里面什么样。小楼在凹进去的两个角设置楼梯,右侧通里,左侧通外,直接从楼里出来,通往厕所。当时团委在凹出的西南角的一楼,最初在团委出入,不需要进楼里,更不需要上二楼。后来,宣传部抽调帮忙,我有机会进入了神秘的楼内,因为宣传部恰在凹出的东南角的二楼。二楼的房间是木地板,走在上面咚咚响,作为学生,脚步带响,刚开始很不自在。后来经常去宣传部,渐渐习以为常。

真正入住小楼,是1985年。当年七月,毕业留校宣传部工作,小楼就成为天天呆的地方。成了工作人员,对神秘的小楼就逐渐熟悉了。这个小楼两层,但每层也就十几个房间,一楼有财务处、保卫处、工会、德育室、团委(学生会)等,二楼则有组织部、宣传部、纪委、教务处、人事处等。宣传部有六七人,只有一大一小两间房,部长和孙骏(现为我校江苏校友会会长)在小间,我们四五人挤在大间。后来孙骏调走,部长让我搬到小间,其实我心里并不乐意,虽然我们几个人挤在大房间,但是大家不拘束,和领导坐在一起,则总觉不自在。还有,自己承担了部里写材料的主要任务,同事在可以不理会,埋头写材料;领导在跟前就不能不搭理。可领导让过去,只能服从。

当时,学校机关部门充实一批年轻人,大家都在一个楼里,门挨门,接触方便。最重要的是,那时的办公条件简单,每个单位一部电话,往往在领导办公室,有事大家一般不用电话,直接跑到办公室说。再者,楼里没有水管、茶炉等,饮用、打扫卫生都要到外面取水,这些事自然是年轻人抢着做的。每天早上,我们基本上都是七点半左右到办公室,尤其我和领导处于一室,必须早到,先是擦桌子、扫地、拖地,清理头天的报纸上架,冬天还要清理、生着炭火。室内的活儿干完,再清掉头天的茶水,提着开水瓶到学校的茶炉房打开水。因为每个办公室基本经过相同的程序,所以,无论是楼外水池旁的洗涤,还是前往茶炉房的打开水,都是成群结队,大家有说有笑,也是特有的风景。因为与部长坐对面,水提回来,先给领导沏杯茶水,再给自己准备一杯水,一切就绪,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。

当年刚参加工作,单身,没有其他牵挂,再加上文秘工作天天写材料,加班加点,除了吃饭睡觉,剩下的时间都在小楼里度过。白天与部长相伴,工作中也会与其他同事交织,是集体生活。到了夜晚,就是一个人的天地,除了写材料的人,别人加班的几率少得多,偶有人加班,都是赶时间,各干各的,避免相扰。尤其是写大材料,需要安静,晚上到办公室,就闭门静心写作,争取一鼓作气完成,避免夹生饭。若没材料赶写,就独自看书。这个时候,小楼静极了。因为东边是谭山包,山上长满了松柏,是一道屏障;西边是沉下去的沟壑,也有茂密的树木,形成腹地;而南北的房舍到了夜晚也无人出入,掩映在夜色和山林屏障中的小楼,似乎与外界隔绝,深沉静谧,有的只是天籁之声:春天有鸟鸣、花香,夏天有松涛、风声,秋天有鸟虫的吟唱,冬天有松鼠等动物觅食的窜动,疲劳中可以享受这沉静的夜色中的天趣。此时,深深地感触,独处小楼真好!

我在小楼待了九年,在那里度过了三千多个白天和大多数夜晚,我熟悉那里的环境,闻惯了那里的气息,甚至习惯了那里的节奏。三千多个日夜是青春的岁月,也是人生中最清晰的刻度。1994年春天,学校派我到一个教学单位任职,从此我搬离了小楼。开始的时候,颇不习惯,上班时仍然习惯于朝那个方向去。我在意识里反复纠正,努力改变原有的定势。后来,虽然在新单位上班,我有时间还是会走进小楼,一方面是到那里办事,另一方面是那里有原来单位,还有过去的同事,更重要的是,那里有青春的印记和九年的情结!

如今,随着学校的扩展和变迁,小楼早已不再是行政办公楼,而且,由于小楼位置和结构,后来很长时间派不上用场,人去楼空,楼门安装了铁栅栏,紧紧锁着,空寂地放在那里。

但是,我时常还到那里看看,那里曾经是学校神经中枢,是最繁华的地方,她见证了学校的发展,也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记录!(作者吴圣刚  文学院党委书记)(原载《信阳师院报》第538期,点击蓝色字体可以查看电子版)

萨嘎县| 奉贤区| 深州市| 康平县| 平远县| 西乡县| 禄劝| 重庆市| 浠水县| 威宁|